欢乐图欢乐图

看看古时候的人是怎么上厕所的?

  古人曾把上厕所称为“更衣”
  很久很久以前的有钱人家,上厕所后是要换衣服的。南朝首富石崇家的厕所就修得富丽堂皇,据说还有十多个身着艳丽服装的婢女准备好了新衣服、甲煎粉、沉香汁等物品站在门口迎候。 有时家中来了客人,看到这种场面都不好意思去上厕所。然而王大将军却不管这许多,脱了身上的衣服就进厕所,大便之后,穿着婢女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出来,神情中充满骄傲。从这一细节就不难看出,为什么古人会把上厕所称为“更衣”。


  当然,更多是贫穷人家,上厕所那可不具备“更衣”条件了,但是不论是否更衣,人们都会觉得排便时快感是无可替代的。这一个肮脏却愉快的过程,虽然所有的教科书中都不曾记录,似乎只有欧阳修“马上枕上厕上”的读书方法很值得推广,这实在让我们的文明大打折扣。看看下面几个带着点历史臭味的故事,或许你会觉得,这刚好是对“发笑”历史的一个很好的补充。

  马桶的由来
  也许是受了汉高祖用大臣的帽子撒尿的启发,后世的皇帝们大都使用便壶来解决这一生理问题,而不亲自上厕所了。据《西京杂记》上说,汉朝宫廷用玉制成“虎子”,由皇帝的侍从人员拿着,以备皇上随时方便。这种“虎子”,就是后人称作便器、便壶的专门卫生用具——可知至迟从那时起,皇帝就不一定非得同厕所打交道了。“虎子”后来变了称呼唤作“马桶”,据说与皇帝有关。相传西汉时“飞将军”李广射死卧虎,让人铸成虎形的铜质溺具,把小便解在里面,以此表示对猛虎的蔑视,这就是“虎子”得名的由来。可是到了唐朝皇帝坐龙庭时,只因他们家先人中有叫“李虎”的,便将这大不敬的名称改为“兽子”或“马子”,再往后俗称“马桶”和“尿盆”。

  赵匡胤:“使用这种尿盆,哪有不亡国的道理?”
  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四川,将后蜀皇宫里的器物全运回汴京,发现其中有一个镶满玛瑙翡翠的盆子,爱不释手,差点儿用来盛酒喝。稍后把蜀主孟昶的宠妃花蕊夫人召来,花蕊夫人一见这玩意儿被大宋天子供在几案上,忙说,这是先王的尿盆啊!惊得赵匡胤怪叫:“使用这种尿盆,哪有不亡国的道理?”马上将盆子击碎了。

  慈禧太后的“出恭”
  慈禧太后的“出恭”在一些史料中有零星记载。太后说要传官房,几个宫女就去分头准备,一个去叫管官房的太监,一个去拿铺垫,一个去拿手纸。太后官房是用檀香木做成的,外表雕成一只大壁虎,壁虎的四条腿就是官房的四条腿,壁虎的鼓肚是官房盆屉,尾巴是后把手,下颌是前把手,嘴微微张开,手纸就放在其中,壁虎的脊背正中有盖子,打开后就可以坐在上面“出恭”了。官房里放有干松香木细末。太监要把用绣云龙黄布套裹着的官房顶在头上送到太后的寝宫门外,请安以后,打开黄布套,取出官房,由宫女捧着送进净房(净房一般设在卧室床的右侧,明面上装一扇或两扇小门,里面是不足一米宽的死夹道,专门为便溺用)里,宫女把油布铺在净房地上,把官房放在油布上,再把手纸放进壁虎嘴里;太后完事后,由宫女捧出去,交给太监,太监仍然用布套包好,举到头上顶出去,清除完脏物后,擦洗干净,放入新的干松香木细末,等下一次使用。
 

  宫中虽然可以如此,羁旅途中自然不能这样繁琐,一路车马,也不方便端来端去的。这不用我们操心,早有人替太后老佛爷想好了。1903年3月,慈禧以恭谒西陵(在河北省易县西)为名,要乘上火车抖抖威风。卧室内,面对着车窗放置着特制的铁床,床上被褥枕头应有尽有,用幔帐围着。床的一侧有门,打开即是大小便用的如意桶。桶底铺着黄沙,再灌进水银,粪便落入不见痕迹。桶外用宫锦绒缎套罩着,看上去像一个绣花坐墩。

有钱人家,可谓是奢华无比。穷苦人家,只怕是上露天厕所……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欢乐图 » 看看古时候的人是怎么上厕所的?

赞 (0)
分享到:更多 ()

评论 0